一、银行IT服务管理面临的困境
中(zhong)(zhong)(zhong)国建设(she)银行(xing)(xing)2002年底确定以新的(de)(de)(de)“核心(xin)(xin)(xin)业(ye)务(wu)系统”版(ban)本作为(wei)(wei)全(quan)行(xing)(xing)统一的(de)(de)(de)版(ban)本,建设(she)南、北(bei)数据(ju)中(zhong)(zhong)(zhong)心(xin)(xin)(xin),加快(kuai)核心(xin)(xin)(xin)业(ye)务(wu)系统全(quan)行(xing)(xing)集(ji)中(zhong)(zhong)(zhong)统一的(de)(de)(de)战(zhan)略部(bu)(bu)(bu)署,至(zhi)2005年9月全(quan)行(xing)(xing)核心(xin)(xin)(xin)业(ye)务(wu)的(de)(de)(de)数据(ju)集(ji)中(zhong)(zhong)(zhong)?已正式全(quan)部(bu)(bu)(bu)完成。随着集(ji)中(zhong)(zhong)(zhong)式银行(xing)(xing)数据(ju)中(zhong)(zhong)(zhong)心(xin)(xin)(xin)的(de)(de)(de)建立(li),IT基础设(she)施建设(she)告一段(duan)落之后,用(yong)户对IT系统的(de)(de)(de)依赖性逐渐加强(qiang),IT系统的(de)(de)(de)运行(xing)(xing)维护与(yu)管理成为(wei)(wei)IT部(bu)(bu)(bu)门的(de)(de)(de)首要(yao)工作。如何实现IT管理的(de)(de)(de)规范化和流程化,提(ti)(ti)(ti)高(gao)IT系统的(de)(de)(de)可控(kong)性,提(ti)(ti)(ti)高(gao)IT管理的(de)(de)(de)效(xiao)(xiao)率(lv)和质量?提(ti)(ti)(ti)升IT应用(yong)的(de)(de)(de)水平,强(qiang)化IT应用(yong)的(de)(de)(de)整(zheng)体(ti)和持久(jiu)的(de)(de)(de)效(xiao)(xiao)益(yi),已经成为(wei)(wei)银行(xing)(xing)IT管理部(bu)(bu)(bu)门面(mian)临的(de)(de)(de)重要(yao)课(ke)题。
虽然商业银行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网络、安全以及各项应急方案的制定等方面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仍然会遇到因各种原因导致系统故障而造成服务延误的情况。银行IT部门工作繁重?却依然无法令业务部门满意,业务部门一方面认为IT部门只是技术部门,不懂业务,同时又希望IT部门必须万无一失,随叫随到,IT部门常常处于被动救火的状态。银行IT服务管理面临的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全程控制的手段。虽然IT部门制定了大量的问题处理流程和制度,但缺乏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的手段,从而很难提升处理水平和效率。IT管理的整体效率难于提高。不能提供可信赖的量化的服务统计分析报告,缺乏监控内部运作、考核员工绩效的依据。
②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管理。IT管理按照系统和技术进行分类,IT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缺乏系统化的沟通途径。
③科(ke)技部门的(de)(de)员(yuan)工(gong)常常处(chu)于(yu)“救火”状态(tai),处(chu)于(yu)被动的(de)(de)服(fu)(fu)务(wu)状态(tai),哪里有(you)问(wen)题就扑向哪里,缺乏(fa)科(ke)学(xue)有(you)效的(de)(de)主动规划与服(fu)(fu)务(wu)流程,服(fu)(fu)务(wu)质量和业绩(ji)缺乏(fa)量化(hua)的(de)(de)标准。不能提供知识库的(de)(de)积累和共享,会造(zao)成大量重复性劳动,工(gong)作效率降(jiang)低,影(ying)响客户的(de)(de)满意度。
④应对突发(fa)事(shi)(shi)件(jian)能力不足。随着IT系统(tong)的(de)(de)集中程度不断增加,其管理的(de)(de)复杂(za)度也(ye)相应提高。操作系统(tong)、网络(luo)、应用软(ruan)件(jian)中任何(he)一(yi)个环节出现(xian)问题(ti)都会(hui)影(ying)响整个应用系统(tong)的(de)(de)正常运行。对于(yu)各类突发(fa)事(shi)(shi)件(jian),由(you)于(yu)缺少(shao)统(tong)一(yi)规范、可实际操作的(de)(de)流程,导致技术(shu)人员(yuan)在突发(fa)事(shi)(shi)件(jian)的(de)(de)处(chu)置过程中陷于(yu)被动。
⑤服务(wu)(wu)(wu)理(li)念难以(yi)(yi)落实(shi),技术(shu)(shu)(shu)实(shi)现替代技术(shu)(shu)(shu)服务(wu)(wu)(wu)。业务(wu)(wu)(wu)部门提出IT需(xu)求(qiu)后,技术(shu)(shu)(shu)人员更关注如何实(shi)现IT需(xu)求(qiu)中的(de)具体技术(shu)(shu)(shu)要(yao)求(qiu),以(yi)(yi)达到技术(shu)(shu)(shu)要(yao)求(qiu)为(wei)最终目的(de),而不是首先考虑为(wei)业务(wu)(wu)(wu)部门提供满意的(de)IT服务(wu)(wu)(wu)。
上述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缺乏有效的管理是目前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而实现有效的IT管理,需要IT管理人员自身定位发生转变,即从传统的“救火”职能型向“量体裁衣”职能型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求IT管理要在考虑银行实际的IT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和内部管理变革实现IT和业务的最大程度的整合,从而使IT成为真正能够支持组织业务运作的第一驱动力,这是一个整体的IT服务管理方案。这就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IT服务管理(ITSM)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ITSM的核心思想
ITSM是在IT基础架构库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IT服务管理模型。它是一套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高企业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能力及水平的规范的管理方法。它的目的是建立以企业内部IT用户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利用一套全新的方法,对IT基础架构进行全面而集中的管理,并根据业务的实际需要,提供可计量成本的、可测量质量的IT服务,以确保业务的平稳、高效运营,实现企业目标。
实施ITSM的根本目的有3个:
①以客户(hu)为中心,提(ti)供(gong)满足客户(hu)目前(qian)和将来需求的IT服务;
②提供高质量(liang)、低成本的服务;
③提供的服务是可(ke)准确计价的。
ITSM不是通用的IT规划方法,ITSM的重点是IT的运作和管理,而不是IT的战略规划。IT规划关注的是组织的IT方面的战略问题,而ITSM是确保IT战略得到有效执行的战术性和运作性活动。ITSM适用于IT管理,而不是业务管理。这也是ITSM与ERP、CRM和SCM等管理方法和软件之间的界限,前者面向IT管理,后者面向业务管理。
ITSM不同于传统的IT管理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ITSM强调IT和业务需求的有效融合且注重IT投入的成本和效益。信息系统建设前,IT服务管理需要针对组织业务和客户的真实的可用性需求对IT基础架构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避免盲目的IT投资和重复建设;信息系统运作以后,IT服务管理需要通过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等流程,支持IT基础架构和组织业务的持续运作,保证IT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业务运作的高可用性、高持续性和高安全性。IT服务管理将所有IT投入纳入统一核算,为考核IT服务的成本和效益提供了可靠的评价依据。与传统的IT管理不同,它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IT管理。
在金融信(xin)息化方面,各家银行实施了(le)数据大集中后,如何通过强化运营管理(li)(li)和安全(quan)管理(li)(li),最大限度地发挥IT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行风(feng)险?ITSM服务管理(li)(li)的理(li)(li)念为高(gao)效、高(gao)质量(liang)地完(wan)成这个工作提供了(le)指导。
三、ITSM在银行的实施
要建立银行业的ITSM系统,首先要深入了解银行IT服务管理的现状和需求,从业务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流程;其次在吸取ITIL理论精髓的同时,选择合适的工具实施。要有短期和长远的建设目标,引入并使用一套适应银行业务系统运行服务需要、支持银行运行服务管理流程及管理需求的电子化服务平台,以现代化的运行服务系统做支撑,将IT服务管理的流程进行电子化的技术实施。银行ITSM的具体实施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服务流(liu)程(cheng)重定义和人员角色定义
业务部门(men)是系统受(shou)益者,所以要切实、深入(ru)地了解业务部门(men)的需求(qiu),再定义或优化现(xian)有流程,并对(dui)银(yin)行IT维(wei)护人员(yuan)(yuan)进行角(jiao)色定义。这样(yang)可以使整个(ge)部门(men)工(gong)作更加(jia)轻松、高效,并且还可以建立起对(dui)员(yuan)(yuan)工(gong)的量化考核制度,提(ti)高员(yuan)(yuan)工(gong)工(gong)作积极性(xing)。
2.选(xuan)择(ze)合适的工具,强化流(liu)程实施(shi)
不但要(yao)制(zhi)定(ding)符合业务(wu)流(liu)程的(de)(de)(de)(de)服(fu)务(wu)流(liu)程,还需要(yao)选择合适的(de)(de)(de)(de)工(gong)具来实现。所选择的(de)(de)(de)(de)电子化服(fu)务(wu)平台应(ying)提(ti)供包括问题管(guan)理、变更(geng)(geng)管(guan)理、发布(bu)管(guan)理、配置管(guan)理及知识库管(guan)理等(deng)模(mo)块,并(bing)且(qie)要(yao)通(tong)过服(fu)务(wu)平台完成对银行(xing)IT标准和(he)(he)管(guan)理流(liu)程全面的(de)(de)(de)(de)梳理和(he)(he)制(zhi)定(ding),在(zai)现有资源配置的(de)(de)(de)(de)情况下(xia)实现更(geng)(geng)加(jia)高效的(de)(de)(de)(de)日常运行(xing)机制(zhi)、更(geng)(geng)加(jia)迅捷的(de)(de)(de)(de)故障定(ding)位和(he)(he)恢复、更(geng)(geng)加(jia)清晰的(de)(de)(de)(de)责权划分、更(geng)(geng)加(jia)明确的(de)(de)(de)(de)绩(ji)效考(kao)核评价。
3.统一(yi)IT部(bu)门与相关业务部(bu)门的服(fu)务接口
整合用(yong)户管理接口(kou),建(jian)立热线响(xiang)应中心。从一个(ge)用(yong)户面对(dui)多(duo)个(ge)服(fu)务接口(kou),转向(xiang)统一服(fu)务接口(kou)面向(xiang)多(duo)用(yong)户。打(da)破原有的(de)以技术(shu)和功能为主(zhu)的(de)条(tiao)块格(ge)局(ju),建(jian)立更加灵活扁(bian)平的(de)IT服(fu)务架(jia)构。各(ge)项业务的(de)技术(shu)支(zhi)持(chi)由(you)运维中心提供服(fu)务保障,对(dui)相关业务部门支(zhi)持(chi)、配合将更加集中和统一。
4.建立“运行维护与(yu)服务”的知(zhi)识(shi)库管理功能
实施(shi)ITSM,不能(neng)仅(jin)仅(jin)停(ting)留(liu)在发现问(wen)(wen)题(ti)(ti)、解(jie)(jie)决(jue)问(wen)(wen)题(ti)(ti)的(de)(de)(de)层面(mian)上(shang),而应当将(jiang)IT维(wei)护人员(yuan)工作中(zhong)所碰到问(wen)(wen)题(ti)(ti)的(de)(de)(de)解(jie)(jie)决(jue)办法定期进行搜集、归纳和整理,录入到知识库中(zhong),通过知识的(de)(de)(de)积(ji)累与共(gong)享,可以(yi)初步搜寻解(jie)(jie)决(jue)途(tu)径,以(yi)最小的(de)(de)(de)资源高效地解(jie)(jie)决(jue)问(wen)(wen)题(ti)(ti),协助提高IT维(wei)护人员(yuan)解(jie)(jie)决(jue)问(wen)(wen)题(ti)(ti)的(de)(de)(de)整体能(neng)力。
5.规范信息技术管(guan)理部IT运维管(guan)理流程
ITSM在提(ti)高服务质量和(he)效(xiao)(xiao)率(lv)的同时(shi),还可(ke)以(yi)对(dui)运维处理(li)情况(kuang)进行灵活(huo)统(tong)计(ji)(ji)(ji)和(he)分析,给IT维护管(guan)理(li)和(he)决(jue)(jue)策部门(men)提(ti)供决(jue)(jue)策参考。例如,可(ke)以(yi)根(gen)(gen)据故障分布状况(kuang),对(dui)业务系统(tong)如软(ruan)件运行提(ti)出建议(yi);可(ke)以(yi)根(gen)(gen)据故障处理(li)的效(xiao)(xiao)率(lv)分布,安排人员培训计(ji)(ji)(ji)划(hua);可(ke)以(yi)根(gen)(gen)据故障源的定位和(he)统(tong)计(ji)(ji)(ji),为未来的IT建设(she)和(he)投资提(ti)供选项(xiang)参考等。
ITSM理念结合了高质量服务不可缺少的3P,即流程、人员和技术产品三大要素。流程负责监控IT服务的运行状况,人员素质关系到服务质量的高低,技术产品则从根本上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ITSM理念对银行信息科技体系的重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引入ITSM观念,通过建立一系列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及管理需求的运行服务管理流程,引入与之相配套的、适合银行业务特点的、对“运行维护与服务”起到支撑作用的电子化服务平台,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同时具有丰富运行经验和业务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专业化运行服务人才,是银行IT部门所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同时在ITSM的具体实施中也应该考虑符合国内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实施ITSM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悟空CRM产品更多介绍:fl518.com.cn